教你想方法,让你一年四季都健康——春宜养肝
一年四季时节的变化直接影响着人体的健康,人生活于自然,要顺应于自然,从于规律,才能健康无病。这就是所谓的“天人合一”。
1.春宜养肝。春季,寒消温长,万物复苏。人体阳气渐长,活动量增加,血液循环加快,需要的热量及营养增多。肝主储藏血液、调节血量,肝脏气血的盛衰,对人体的健康、免疫功能的强弱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在情绪上要乐观愉快、舒展、畅达,忌抑郁和暴怒;在生活起居上要晚睡早起,适应生机,精气旺盛;在饮食调养上要吃辛温升散的食品,如枣、桔子、花生、葱、动物肝脏等,忌食生冷粘杂之物,易伤胃肠,碍消化。
2.夏宜养心。夏季,气候由温转热,代谢活跃,活动量增大,体内消耗增大,排汗量增多,心脏负荷增大,心主血、主汗液,若加强对心脏的保护,势必损伤心气,耗伤心血及阴液。在情志上要愉快乐观,忌紧张、恼怒,否则会增加心血管负担,心跳加快,血压升高,易发心血管疾病;在起居上要晚睡早起,顺应昼长夜短的规律;在饮食调养上要多食酸味、甜味、辛辣之物,如酸梅汤、黄瓜、苦瓜、绿豆汤、西瓜等,即可清热消暑,又可增加体内水分,忌食大辛大热之物。
3.秋宜养肺。秋季,气候由热转凉,气候多变。肺为“娇脏”,喜润恶燥,秋属燥,燥易伤肺,肺失清润,故出现咳嗽、干咳少痰等症。在生活起居上要早睡早起,还要注意衣服增减,适应气候变化,防感冒;在饮食调养上要多食温和滋润的食物,如沙参莲子粥、百合银耳汤、糯米粥、雪梨等,少食辛辣燥烈之物,易伤肺气。
4.冬宜养肾。冬季,气候由凉转寒,草木凋零。人体的活动量大大减少,新陈代谢能力变缓,人的阳热之气也随之减弱,由于阳气减弱,温养无能,血液循环减慢,抗病力下降,人体之阳气发于肾,肾为“先天之本”,是生命活动的原动力,故“肾藏精”。寒易伤人之阳,损及于肾。在生活起居上要晚睡晚起,白天应多晒太阳;在饮食调养上要多食热性温肾之物,增加热量及营养,如羊肉、狗肉、鸡肉、牛肉、黄豆、核桃、芝麻等温炖之品,还可加适量的温补中药,如人参、黄芪、当归、附片等,增加温阳补气,壮健身体之作用。
健康是人的第一大财富,延年益寿应顺应四时,科学养生。
![]() |
![]() |
![]() |
![]() |
![]() |
![]() |
![]() |
![]() |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
-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