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养肝多吃维C
尽管这些天依旧是春寒料峭,但春天毕竟是来了。这是个草木萌发、生机盎然的季节,从中医来讲,肝脏在五行中正好对应“木”。中医认为,肝脏与草木相似,草木繁荣的春季是肝气最活跃的季节,也是养肝护肝的最好时间。如果春天没有养好肝气,周身气血就会运行紊乱,其他脏腑器官也会受干扰而致病。那么,在春季如何养肝、护肝呢?这周健康小记邀请了两位专家给我们大家讲解。 饮食: 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 一年之计在于春,根据中医“春宜养阳”“重在养肝”等理论,春季人体肝脏功能较为旺盛,应注意补肝。福建医科大学附属二院中医科主任医师、研究生导师崔闽鲁表示,补肝不是吃一些大鱼大肉,而是适量吃一些酸甘食物,正所谓酸入肝,甘入脾。食补宜选择较清淡甘温且有扶助、补益正气之功的食物。同时春天气候由寒转暖,气温一日三变,细菌病毒也由冬眠复苏,繁殖能力增强,易侵入人体发病,所以要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如西红柿、柑橘、油菜、山楂、醋等,若是患有高血压、动脉硬化的人每日食适量的醋,或用醋泡蛋、泡黄豆等,具有一定的防中风的作用。 晋江市医院中医科主任、主任医师郭为汀提醒,春季是甲型肝炎的高发季节。因此,这个季节饮食要注意,如毛蚶、蛤蜊等水产品可能黏附病毒,不要生吃或半生吃。在烹饪贝壳需煮熟,沸后需要继续开锅七八分钟再食用。 情绪:保持平和心态 春季养肝,除了关注饮食,还要不忘注重精神调养。据了解,春气内应肝,阳气升发,肝气、肝火易随春气上升,而肝阳旺盛,易导致高血压、眩晕、肝炎等疾病。肝气旺盛也使得人的精神情绪随之高昂亢进,使原有精神分裂症、躁狂症等疾患的人易因天气的变化而出现激愤、骚动、暴怒、吵闹等状态。中医认为,“忧伤脾,怒伤肝”。在七情之中,最不利于肝的就是怒,怒可导致肝的疏泄失常,造成肝气郁滞,时间一长易惹肝病上身。因此,郭为汀建议,春季养生中,尽力做到心平气和、乐观开朗、无忧无虑,从而使肝火熄灭,肝气正常生发、顺畅,常葆健康。 此外,有些热性体质的人由于春天阳气骤升,引发体内热气,肝火旺盛,也应注意平补养肝。郭为汀表示,对于肝火旺盛的人,可以吃一些降火的食物,平常可以泡点菊花茶、金银花等来喝,但是要适量。若是肠胃不好的人,少喝凉性食物,有出现目涩、乏力、阴虚的,可以泡一些枸杞来喝,有助于明目。 环境: 冬季过去了也要防春寒 崔闽鲁表示,春天是气候多变的季节,尤其是初春,气候变化无常,因而春天要注意保暖防寒,注意顺应气候变化增减衣物,不可顿减,这也是人们常说的“春捂”之意。“春捂”可达到保养人体阳气,防病保健之功。特别是一些年老、幼儿、体弱者更应注意,春季天气变化不定,病菌细菌繁殖旺盛,一不小心各种疾病也就随之而来了,也是传染病的高发的季节,如感冒、肝炎、麻疹、腮腺炎、流脑等。因而,这个季节要注意防春寒。 花草茶是养肝好帮手。 |
![]() |
![]() |
![]() |
![]() |
![]() |
![]() |
![]() |
![]() |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
-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