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捂别捂头 养肝还需健脾

随着立春后京城第三场春雪的“洗礼”,气温也有所下降。虽然春雪可“杀死”一些病毒或微生物,使得传染病流行的可能大大减少,但是本来应该一直上升的温度,却被春雪给拦截,在这样忽冷忽热的环境下,不少人的身体还是会出现一些小小的不适。
“通常来说,这个时候我们的关节及呼吸道是最容易受到侵袭的。不过,虽然‘捂’是有必要的,但头部最好还是不要捂得太严实,这样不利于阳气的宣发。另外,还需要多吃一些偏甜的食物来健脾。”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亚健康科彭玉清主任表示。
皮肤腠理疏松 风寒之邪难挡
在初春时节,虽然天气已经不像寒冬那样凛冽,但是随着春雪的到来,京城的气温还是有所下降。而春天复苏,我们的皮肤腠理也开始“活跃”起来,相比冬天已变得疏松,经络之气也随之受到了“打击”,所以,皮肤对风寒之邪的抵抗力会有所减弱。
“所以,在这样忽冷忽暖、乍暖还寒的时节,我们的关节及呼吸道是最容易受到伤害的部位,各种关节炎及感冒等也易诱发。”彭玉清主任指出。
另外,进入春季以后,正是阳气生发的时节,而如果突然降雪,使得气温下降,这样阳气容易闭阻,难以宣发,所以还要注意胃肠的“保暖”,当心腹泻、腹胀找上身。

养生之道
春捂是必须的 但头部得露出来
俗话说:“春捂秋冻”,因为目前气温还不稳定,忽热忽冷,所以棉衣不能过早地就脱掉,同时减的时候也不要太快。由于寒气多自下而起,且人体下身的血液循环要比上部差,容易遭风寒侵袭,所以衣着宜“下厚上薄”。
不过,与冬天的捂不一样的是,虽然腿和脚等部位要捂得严实一些,但春捂的时候头部最好露出来。“人体的阳气总是不停地向上、向外发散,同时头又是诸阳之会,如果把头捂得很严实,或者头发扎得很紧,就会把阳气阻遏在这个地方,很容易上火,同时不利阳气生发。”彭玉清主任指出。
中医讲究“春三月,披发缓行”,所以,在这个时节,应经常“披头散发”,同时衣着也最好宽松,这样才有助于阳气的升发。
通常来说,15℃是春捂的临界温度,超过15℃就要脱掉棉衣,否则就会超出身体的耐热限度,体温调节中枢就会适应不了,对健康同样不利。

辛甘食物多补些 养肝别忘健脾
祖国医学认为,春主肝,所以应多吃些助益肝气的食物,通常以辛味为主。“比如香菜、茼蒿、蒿子秆、韭菜、豆芽、芹菜等,主要是因为辛味主发散,符合春天之气的生发特性。”彭玉清主任介绍。
不过,在养肝的同时别忘了健脾。这主要是因为根据中医五行理论,肝属木、脾属土,而木土相克,也就是说肝旺的话可以伤及脾气,影响脾胃的消化吸收功能。
“所以,这个时节还应多吃一些甘甜的食物,这样可使肝气柔和地生发,同时还能补益人体的脾胃之气,比如黑米、糯米、燕麦等谷物以及木瓜、大枣、胡萝卜、南瓜、白菜等。”彭玉清主任提醒道。
![]() |
![]() |
![]() |
![]() |
![]() |
![]() |
![]() |
![]() |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
-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