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医典 共话阿胶
阿胶,首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以产于山东东阿县者为最佳。对其主治功效,历代医家均有论述。
汉代,《神农本草经》载阿胶“主心腹内崩,劳极洒洒如疟状,腰腹痛,四肢酸痛,女子下血,安胎。久服益气。”此时阿胶以为临床常用之品,多取其滋阴补血、安胎止血之效。仅张仲景《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书中,应用阿胶的方子就达12种。
《伤寒论》治疗阴虚阳亢,心烦不得卧的黄连阿胶汤,即用阿胶
又如《金匮要略》中的胶艾汤,用川芎、甘草各
晋唐时期,阿胶的显著疗效和“岁常煮胶以贡天府”的影响,对后世将其视为调补馈赠之品,起到了一定作用。
唐《药性论》称阿胶“主坚筋骨,益气止痢”。《千金食治》又谓其“治大风”。这个时期,既取其做补益药饵以食疗,又常取其止血以治疗出血诸症。
“阿胶一碗,芝麻一盏,白米红馅蜜饯,粉腮似羞,杏花春雨带笑看,润了青春,保了天年,有了本钱。”这句美文取自元曲四大家之一白朴的《秋夜梧桐雨》。文中写贵妃死后,唐明皇相思夜不能寐,听见雨打梧桐,更添愁闷,只好拿一碗贵妃爱吃的阿胶,去想象那在阿胶滋补下的似羞粉腮。
切不要以为只有贵妃钟爱阿胶,实际上当时整个唐朝皇室上上下下食用阿胶蔚然成风。为何这些陇西鲜卑族豪强的后裔们会对这些皮子熬制的胶这样感兴趣?据说当年还是秦王的李世民金戈铁马,大有一统天下之势,但在山东境内,却遇到强人王世充。一阵厮杀下来,李世民小受顿挫,人困马乏,遂引军进入东阿县休整。东阿人就以驴皮阿胶熬汤来拥军,大队人马第二天精神焕发,一鼓作气打败了王世充。自此李世民对阿胶的功效赞不绝口,列为贡品。
唐代《元和郡县治》记载道,太宗时,派遣大将尉迟恭光临东阿县,封存阿井,宣布至此之后,当地闲杂人等一律不得私启井封,制造阿胶,否则杀无赦。只有官家才可以“启封而取水”,“熬胶进贡”。盛唐人开食补阿胶之先例。
宋元年间,出现了我国最早的国家医药编纂出版机构——校正医书局,整理重要的医经典籍,大大促进了中医药学的发展。由于大量方书的出现,对阿胶的认识也更加深入。如《日华子诸家本草》谓阿胶“治一切风,并鼻洪、吐血、肠风、血痢及崩中带下”。可见此时除继用阿胶治疗各种出血症外,对于大便秘结、肠风下痢、阴虚燥咳亦常配伍应用。由此可见,阿胶不仅用于止血较汉、唐范围更广,又可用其治疗咳喘、便秘,以至目疾诸症。
明代,我国已进入封建社会的后期,随着生产水平的提高,商品经济的发展,中医药学亦有突飞猛进的发展,人才辈出,名著迭起。此时对阿胶的认识和应用也更加广泛和深入。
李时珍在总结前人用药经验的基础上,在《本草纲目》中称阿胶“疗吐血、血淋、尿血、肠风、下痢。女人血病、血枯、经血不调、无子、崩下、带下、胎前产后诸病。男女一切风病……虚劳咳嗽喘急,肺痿唾脓血……和血滋阴,除风润燥,化痰清肺,利小便,调大肠”,该书全面系统的阐述了本品的效用范围。
在这一时期的临床应用中,尤以止血、治痢为多。《古今医鉴》中则载有胶艾四物汤,用阿胶珠、艾叶(醋炒)、当归、白芍、熟地黄各
至清中叶,阿胶的功用进一步扩大。《纲目拾遗》中指出,阿胶能“治内伤腰痛,强力伸筋,添精固肾”,提出了阿胶补肾的作用。
黄宫绣在《本草求真》中亦说:“既入肝经养血,复入肾经滋水。水补而热自制,故风自尔不生。”著名温病学家吴鞠通在汉代张仲景炙甘草汤、黄连阿胶汤的启动下,根据温病易于伤阴的病理变化特点,以及阿胶善于添精补肾的作用,又创制了多种治疗轻重不等的虚风之方。
近年来,广大医务工作者与专家学者,继承前贤的经验,取本品滋阴润燥、补血止血、安胎之功,将黄连阿胶汤、炙甘草汤、补肺阿胶汤、胶艾四物汤、清燥救肺汤、阿胶鸡子黄汤等名方运用于临床,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此外,对阿胶及其复方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发现阿胶含有丰富的骨胶原,水解可得蛋白质和氨基酸等。服用后,有加速人体内血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生成的作用,从而改变人体全身功能,同时可改善人体内钙平衡,促进钙的吸收和在体内存留,使血钙略有增高。
动物实验表明,阿胶有防治进行性肌营养障碍的作用,且能升高血压,可对抗创伤性休克。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和人们需求的日益发展,近年来,又出现了许多阿胶的新剂型和成药。如山东东阿阿胶生产的复方阿胶浆,就是根据中医“气血互生,气生血长”的理论,将滋阴补血的阿胶、熟地与大补元气的人参、党参配合起来,佐以山楂健胃消食,防止上火燥滞,不仅达到补气养血、生精填髓、增加白细胞的目的,而且补而不燥,适合四季服用,是癌症患者放、化疗后康复的好帮手。
临床验证表明,复方阿胶浆具有显著增加白细胞的作用,总有效率为79.33%,对病程在3个月以内的患者,显效率达90.91%。
阿胶备受历代医家推崇,《神农本草经》将其列为上品,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甚至称它为圣药,意思是说,阿胶男女老少皆宜,四时服用无妨,药疗食疗两便,功效不会减一分,是日常进补,常年养生的佳品。
![]() |
![]() |
![]() |
![]() |
![]() |
![]() |
![]() |
![]() |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
-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