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在和友人聊天的时候,谈到棒子国将《东医宝鉴》申请为世界文化遗产的事情,友人很气愤,说棒子将中医典籍东拼西凑一番,居然就成为“韩医”的代表作。天下任何名人古物,在这群无知的棒子的眼里,都是他们的,因为他们没有足够的历史文化底蕴去做这样伟大的事情。何所谓中医?中医是中国传统医学,承载着中国古代人民通过长期医疗实践逐步形成并发展成的医学理论体系。单说咱们两千五百多年的东阿
阿胶文化岂能是轻易被山寨?那也太低估咱中国古代人的智慧了。
话说东阿阿胶两千五百多年的历史也只能说明这的确是个好东西,不然能保留这么长时间并我们现代人还在享受着咱先辈们的传下来的妙方。依现在如此发达的科技,也并不能说明别人就拿不走,其实,要深究起来,这里还有着许多讲究。
《本草纲目》中李时珍这样说:“阿胶,本经上品,弘景曰:‘出东阿,故名阿胶’。”李时珍就不用介绍了吧,是个中国人都知道。问题在于:为什么要说只有出自东阿的才叫阿胶呢?这里就关系到东阿的地理,还是有个说头的。
咱们先来看看阿胶的做法,据《神农本草经》中记载阿胶是以驴皮经煎煮、浓缩等50多道工序炼制而成的固体胶。黑褐色,表面平整,无油气孔,有光泽,质硬而脆,断面光亮,碎片对光照视呈棕色半透明状。重点就在于这个驴皮以及熬驴皮的水。而这个水,览天下独东阿有。
这水究竟有何奇特的呢?
有人做过这样有趣的实验,将一枚一毛钱的硬币分别置于同样体积同样形状大小的东阿水和普通水的器皿中,有着惊人的发现:东阿水中的硬币是飘浮着的,而普通水中的硬币当然是下沉了,这是为什么呢?
东阿县的地下水富含多种矿物质和微量元素,是炼制阿胶及动物药胶最理想的电解质。南朝中医大师陶弘景《本草经集注》中说:“阿胶,出东阿,故曰阿胶也。”李时珍在《本草纲目》说:“东阿有井大如轮……其水清而重,其性趋下,故治淤浊及逆上之痰也”。
原来东阿地下水发源于泰山与太行山两山山脉的交汇之处,大雨落地后,沿着泰山、太行山的石缝不屈不挠地渗透,汇聚成一股巨大的伏流而成了地下河。地质学家认为,这股水居然要两亿年才能形成。现代科技检测证明,东阿水的相对密度1.0038,大于普通水,其矿物质和微量元素含量均比普通地下水高出许多,此水熬胶,驴皮中的胶质与杂质易于分离,使胶质纯正,色如琥珀,且有助药效发散,利于人体吸收。正是因为阿胶县地下水的不可复制性,造就了唯有中国才可出产正宗阿胶——东阿阿胶。
呜呼,耐你高丽棒子如何吹虚,这亿万年沉淀的根基,你是想刨也刨不走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