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胶:大宋朝时期的时尚生活元素

上传者:快乐小白兔 发布时间:2012年10月31日 点击数: 字体: 加关注
东阿阿胶族温馨提示:
   《朱子文钞》卷四十二中,有一封家信,信中写道,“慈母年高,当以心平气和为上。少食勤餐,果蔬时伴。阿胶丹参之物,时以佐之。延庚续寿,儿之祈焉。”

    圣人孔子虽然一再强调,君子要食无求饱,居无求安。但这种自我煎熬的苦修,对孔子本人和他的后代门生都不适应。因为孔子还说,君子要“食不厌精,脍不厌细”。比如说自认为是孔子精神继承者的宋代理学大师朱熹,信中所谈的饮食养生之道,简直有些高举儒家文化伟大旗帜,开创养生新局面的味道了。

    以朱熹的身份和水准,这些话可不是鹦鹉学舌,人云亦云。因为朱大爷一代宗师,做学问的态度是格物致知,自我修行的方式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而且养生工夫做的也好,寿至71岁而终。

    所谓人生70古来稀。70岁在今天看来,当然不是什么不可企及的目标,但在当时,尤其是一个呕心沥血做学问的人来说,真是难能可贵。

    朱老先生给自己慈母开出的养生清单,随着岁月流逝,会不会最终成为自己中老年后的养生清单呢?答案是完全有可能。

    注意,在这份养生清单里,肉类没有立足之地,一是果类,二是蔬菜类,三是阿胶,四是丹参,果蔬菜是寻常之物,算不了什么希奇,但阿胶丹参之类,而且要时以佐之,却不是寻常百姓家所能做到的。

    在这份清单里,我们看到的是大宋时代上流社会养尊处优的细致滋润,阿胶丹参之类,是当时社会生活品位的象征,是时尚生活的基本元素。

    孔子虽然号称门徒三千,但和朱熹比起来,只能自叹不如。因为在当时,朱熹门生已经遍布天下。到了明代,朱熹思想干脆成为书生的必修课程,是“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工具与手段。而他的养生思想,以及养生清单,对后代读书人影响,既深且远。这是后话,自会慢慢道来。

    “阿胶丹参之物,时以佐之”。目的是“延庚续寿”,这是守护朱熹朱老先生金刚不坏之身的可靠配置,是影响后代几乎千年的养生清单。

    故事结尾,我们重温药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那句名言:“阿胶本经上品,弘景曰:‘出东阿,故名阿胶’”,寻览民族瑰宝,知其源头出处。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添加收藏]
分享给好友
分享到各大网站复制链接给好友 分享成功后要点击链接分享才生效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内容
更多

阿胶之星

  • 区域:徐州
    服用产品:阿胶
    服用原因:保养身体,
    服用时长:从2011年服

    阿胶养颜达人

    厉女士虽然仅仅20,但其从很小就接触到阿胶,知道阿胶是好的滋补品,因为… [详细]

  • 姓名:王先生

    产品名称:复方阿胶浆

    服用原因:失眠脱发
  • 姓名:俞女士

    产品名称:阿胶

    服用原因:补气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