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动物

  

  梅花鹿:体长1.5m左右,体重100kg左右。眶下腺明显,耳大直立,颈细长。四肢细长,后肢外侧踝关节下有褐色蹠腺,主蹄狭小,侧蹄小。臀部有明显的白色臀斑,尾短。雄鹿有分叉的角,长全时有4~5叉,眉叉斜向前伸,第二枝与眉叉较远,主干末端再分两小枝。冬毛栗棕色,白色斑点不显。鼻面及颊部毛短,毛尖沙黄色。从头顶起沿脊椎到尾部有一深棕色的背线。白色臀斑有深棕色边缘。腹毛淡棕,鼠蹊部白色。四肢外侧同体色,内侧色稍淡。夏毛薄,无绒毛,红棕色,白斑显著,在脊背两旁及体侧下缘排列成纵行,有黑色的背中线。腹面白色,尾背面黑色,四肢色较体色为浅。栖于混交林、山地草原及森林近缘。分布于华北、东北、华东、华南。

  马鹿:体型较大,体长2m,体重超过200kg。肩高约1m,背平直,肩部与臀部高度相等。鼻端裸露,耳大呈圆锥形。颈长约占体长1/3,颈下被毛较长。四肢长,两侧蹄较长,能触及地面。尾短。雄性有角,眉叉向前伸,几与主干成直角,主干稍向后略向内弯,角面除尖端外均较粗糙,角基有一小圈瘤状突。冬毛灰褐色。嘴、下颌深棕色,颊棕色,额部棕黑色。耳外黄褐、耳内白色。颈部与身体背面稍带黄褐色,有一黑棕色的背线。四肢外侧棕色,内侧较浅。臀部有黄赭色斑。夏毛较短,没有绒毛,呈赤褐色。栖于混交林、高山的森林草原。分布于东北、西北及内蒙古等地。

  养殖:野生梅花鹿在森林中生活。喜群居,性温顺,善跳跃,感官灵敏。具有季节性垂直迁徙习性,夏季鹿群多到高山地带活动,冬季多到低山区的河谷或向阳山坡越冬。植物性食性,能采食上百种植物的枝叶、果实、树皮和杂草。食性广泛,对酸、甜、苦味的食物均可采食。尤对柞树的细枝、嫩叶和果实更喜食。鹿角春季脱落并萌发新角。4~8月份为生茸期,到9月初鹿角停止生长,鹿茸皮脱落,仅遗留下分成4个枝杈的裸露骨角质,是配种期殴斗和冬季血下寻食的工具。

    梅花鹿为季节性发情的动物。秋季配种,幼鹿2周岁时性成熟。每年9~11月份时,公鹿变得膘肥体壮,颈围粗,毛色暗,阴囊下垂,性暴好斗,常与其他公鹿争偶。母鹿在此时期可发情3~4次,每次持续18~36小时。鹿的配种方式有几种:①群公群母式,即将25~30只参配母鹿与3~5只公鹿组成配种群,直到11月底配种结束再分开。②单公群母式,即将1只优良公鹿与15~20只母鹿组群配种。但要每隔一段时期中间替换种公鹿。③单公单母定时放对式,即每日早晚,将公鹿拨入母鹿群中与发情母鹿交配,配后即将公鹿拨出。④人工受精,其中包括采精、精液稀释和输精几个步骤。可以充分利用优良种公鹿进行配种。每只发情母鹿要复配2~3次才能保证高受胎率。妊娠期为235天左右。每年5~6月份为产仔期。产前要做好准备工作,并对个别难产母鹿要进行接产,梅花鹿多为每胎1仔,双仔率仅占5%~15%。初生子鹿要保证吃到初乳才能提高成活率。

    梅花鹿从野生变为家养,驯化是技术关键。驯化工作要从早期发育阶段开始,如人工哺乳,幼鹿训练等。以期发育到成年后更好的接受人工饲养管理,促使鹿茸优质高产和提高后裔的繁殖成活率。梅花鹿以各种粮、豆类及农副产品为精饲料,以农作物茎、叶和多种树木枝叶及青草味粗饲料。青贮玉米秸更是人工养鹿的重要饲料。还要每日补给适量的食盐和维生素。为保证营养全面要力求饲料多样化。公鹿生茸期、母鹿哺乳期和育成期幼鹿要多投给精料。在驯化的基础上可将公鹿、母鹿和育成鹿分别组成放牧群,引导到牧场上去放,大幅度降低饲养成本和提高生产力。放牧管理主要防止鹿只逃失;收茸期管理主要防止鹿茸伤损;配种管理主要防止公鹿伤亡;产仔期管理主要是对难产鹿接产。在日常管理中要建立起完整的定时、定量、定点投料给水的饲喂制度和每日清扫圈舍、定期消毒等环境卫生制度,并严格执行,防止各种灾害给鹿群造成损失。